>百科大全> 列表
端午节的由来
时间:2025-05-12 17:08:54
答案

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,其由来有多种说法。最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纪念屈原1。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忠臣,因为忧国忧民,遭到了贪官污吏的陷害和流放。最终,他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。人们为了纪念他,就在这一天划龙舟、吃粽子等,以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。

此外,还有其他的说法,如纪念伍子胥、恶月恶日驱避等。

端午节的由来
答案

相传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,因为忠于国家,反对外交妥协,被贵族排挤,最终投江自尽。

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,百姓们在江边放龙舟,敲鼓吹箫,以驱赶鱼虾,后来这一传统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节。

端午节的由来
答案

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、重午节、天中节等,源于自然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。

仲夏端午,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,是龙飞天的吉日,即如《易经·乾卦》第五爻的爻辞曰:“飞龙在天”。

初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对龙图腾的崇拜与信仰。

后源于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。

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一开始是为了驱邪防病,为此在端午这天有喝雄黄酒的习俗,后来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跳江,于是端午节就成了纪念屈原的日子,部分地区是为了纪念忠臣伍子胥的。

推荐
© 2025 嘉成百科网